師永民教授團隊科技成果轉化獲重大突破
近日,中國新聞網今日頭條《長慶油田新式壓裂試驗首獲成功探提升開發(fā)效率新徑》報道了我校師永民教授團隊科技成果應用取得重大突破。
今日頭條報道鏈接如下:
https://www.toutiao.com/i6750941520758571524
2018年至今,師永民教授團隊與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、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、陜西延長石油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等公司簽訂橫向項目10多項。近期,師永民教授團隊與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聯合技術攻關的長63層“壓驅劑+補孔壓裂”項目取得重大突破,這是我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又一成功范例。
中石油長慶油田作為我國目前油氣生產當量最大的油田,面臨著地層能量下降快,儲層物性差,水驅動用程度低,有效壓力驅替系統(tǒng)未建立,急需有效的能量補充和轉變開發(fā)方式。為了充分動用儲層,探索提高超低滲透油藏單井產量和最終采收率的新理論、新技術,2019年陜西科技大學與長慶油田公司簽訂《元284區(qū)超低滲透油藏轉變注水開發(fā)方式試驗壓驅劑技術服務》合同,主要開展長63層“壓驅劑+補孔壓裂”研究。2019年10月20-21日,在井口限壓30MPa(接近地層破裂壓力)的不利條件下2口井均成功實現縫內轉向三次,標志著長慶油田首次“大液量壓驅劑+補孔壓裂”試驗取得圓滿成功。
目前國內外面對巖石破裂壓力與井口限壓相近的難題,大多采取保守的小規(guī)模壓裂,施工風險低但后續(xù)效果差。師永民教授團隊開創(chuàng)性的提出了分階段壓裂,并在前期施工中加入“壓驅劑”的施工方案,可有效降低巖石破裂壓力。輔以其精湛的石油地質基礎研究,開展井下補孔措施,將前期生產中尚未動用的儲層進行有效開發(fā)。配以在國內直井壓裂中極少見的大液量,完成此次壓裂-吞吐-洗油一體化的技術方案。此次研究技術難度大、施工難度高,在我國的壓裂施工中處于引領地位,在國外處于先進水平。
新聞小貼士:
師永民,理學博士,我校特聘教授,陜西科技大學能源研究院院長,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石油天然氣研究中心研究員。中關村國家自主創(chuàng)新高端領軍人才、中國區(qū)域地質與成礦專業(yè)委員會副秘書長、中國天然氣行業(yè)聯合會和國家硅砂利用重點實驗室專家組成員、《天然氣地球科學》編委、商務部培訓中心講習教授、延安大學兼職教授。主要從事區(qū)域地質與油氣藏綜合評價、開發(fā)地質、石油工程地質、油氣開采的水工環(huán)效應、地震解釋與反演、測井地質、儲層微觀建模與滲流、儲層孔喉壁表面物理化學與提高采收率。先后主持和參加973、國家重大專項、國家能源局及油田項目120余項。主編并出版1:300萬《中國及鄰區(qū)盆地火成巖油氣地質圖》中英文版(973標志性成果)、《石油工程地質》、《陸相油田開發(fā)中后期油藏精細描述》等專著七部,主持“低滲透儲層三維應力場與全縫長壓裂數值模擬方法及應用”獲教育部2010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(排名第一),發(fā)明專利10項,發(fā)表論文80余篇,其中SCI收錄12篇、EI收錄10篇。
(終審:杜楊 核稿:強濤濤 編輯:雷超 學生編輯:胡鑫)
上一條:我校許并社教授團隊環(huán)境功能材料科技成果轉化取得新突破 下一條:【成果轉化迎校慶】功能玻璃團隊出“硅”寶